上海91久久双飞_美女18禁网页进入_91精品国产成人在线_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

站內(nèi)搜索 ? ?? ?
首頁» 數(shù)量遺傳課題組» 教學» 應用數(shù)量遺傳學» 2015年秋季研究生學位課程《數(shù)量遺傳學(植物)》

2015年秋季研究生學位課程《數(shù)量遺傳學(植物)》

點擊數(shù):??|??發(fā)表時間:2012-05-10

第一講(918日)

引言:數(shù)量遺傳學發(fā)展簡史、數(shù)量遺傳學的研究內(nèi)容和方法、數(shù)量遺傳學的育種應用、數(shù)量遺傳學發(fā)展方向、CIMMYT小麥育種簡介、觀看紀錄片《The Norman Borlaug Story

[課件1-1;課件1-2[課外作業(yè)1]

 

第二講(自學

附錄:線性代數(shù)和概率統(tǒng)計基礎(chǔ):矩陣和矩陣運算,隨機變量(離散和連續(xù)),隨機變量的概率密度函數(shù)和概率分布函數(shù),隨機變量的數(shù)學期望和方差,樣本和樣本統(tǒng)計量,參數(shù)估計的常用方法

[課件2] [課外作業(yè)2]

 

第三講(9月25日)

第一章:育種群體的遺傳組成:基因和基因型頻率,改變基因和基因型頻率的因素,自交和回交群體中基因和基因型頻率的變化,隨機交配群體中基因和基因型頻率的變化,Hardy-Weinberg平衡定律和平衡的檢驗

第二章:影響群體遺傳平衡的因素:遷移和突變,選擇,隨機漂變

[課件3-第一章;課件3-第二章] [課外作業(yè)3]

 

第四講(10月9日)

第三章:有效群體大小,群體遺傳學在遺傳資源保護中的應用;親本關(guān)聯(lián)和近交;親本系數(shù)和近交系數(shù)的估算

[課件4-第三章] [課外作業(yè)4]

 

第五講(10月16日)

第四章:雙親雜交后代的世代平均數(shù)和方差分析:數(shù)量遺傳學的發(fā)展、基本內(nèi)容與研究方法,基因作用的類型,加性—顯性遺傳模型,尺度檢驗,非等位基因的互作(上位型互作),模型配合

實習1 借助相關(guān)計算機軟件進一步認識群體遺傳學:(1)隨機交配群體中基因頻率的變化;(2)遺傳資源搜集、保存和再生過程中的統(tǒng)計模型與模擬

[課件5] [課外作業(yè)5] [實習1材料]

 

第六講(10月23日)

第五章:隨機交配群體中遺傳效應的分解:基因平均效應,基因替代效應,育種值,顯性離差,兩個等位基因間的互作,上位性離差,等位基因的測交效應,單交組合中遺傳效應的分解;隨機交配群體中遺傳方差的分解

實習2 六家系世代的平均數(shù)與方差分析:利用一套六家系世代數(shù)據(jù)(真實的或模擬的)估計遺傳參數(shù),并利用計算機模擬估計模型配合的統(tǒng)計功效

[課件6] [課外作業(yè)6] [實習2材料]

  第七講(10月30日)

第六章:遺傳交配設(shè)計與遺傳參數(shù)的估計:雙親本雜交設(shè)計,NCNorth CarolinaIII、III設(shè)計,TTCtriple test cross)設(shè)計,雙列雜交設(shè)計,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

[課件7] [課外作業(yè)7] [實習3材料][方差分析和線性模型]

 

第八講(11月6日)

第七章:基因型和環(huán)境互作:基因型和環(huán)境互作的類型,互作方差的估計,品種穩(wěn)定性分析,AMMI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

實習3 利用遺傳交配設(shè)計估算遺傳方差和遺傳力:利用NCINCIINCIII遺傳交配設(shè)計估計遺傳參數(shù)(利用田間數(shù)據(jù)或模擬數(shù)據(jù),利用SAS軟件)

[課件8] [課外作業(yè)8] [課堂練習材料]

 

第九講(11月13日)

第八章:選擇響應的預測與提高遺傳進度的途徑:選擇的類型,遺傳力和選擇響應,相關(guān)性狀的間接選擇和多性狀的同時選擇:遺傳相關(guān)和相關(guān)選擇,選擇指數(shù)

[課件9] [課外作業(yè)9] [課堂練習材料]

 

第十講(自學

第九章:混合遺傳模型:混合分布理論,極大似然估計,EM算法,一對和兩對主基因的主基因遺傳模型,多基因遺傳模型,一對主基因和多基因的混合遺傳,混合遺傳模型計算機軟件的使用

實習4 混合遺傳模型分析方法的使用:對一組田間數(shù)據(jù)或模擬數(shù)據(jù),利用混合遺傳模型的分析方法確定其遺傳模式

[課件10] [實習4材料]

 

第十一講(1120日)

QTL做圖(I):兩個基因座位間重組率的估計(兩點分析),三點分析,遺傳干涉和做圖函數(shù),連鎖圖構(gòu)建算法

實習5 QTL作圖(I):QTL IciMapping軟件的使用—連鎖圖譜的構(gòu)建(MAP),圖譜的整合(CMP),冗余標記處理(BIN

[課件11] [課外作業(yè)10] [實習5材料QTL IciMapping軟件] [netFramework] [EM算法練習]

 

第十二講(1127

QTL做圖(II):基本原理,單點作圖,簡單區(qū)間作圖

實習5 QTL作圖(II):QTL IciMapping軟件的使用—雙親群體QTL作圖(BIP

[課件12] [課外作業(yè)11-15]

 

第十三講(12月4

QTL做圖(III):完備區(qū)間作圖,F2群體的作圖以及其他QTL作圖方法

實習5 QTL作圖(III):QTL IciMapping軟件的使用--CSSL群體的QTL作圖(CSL)、QTL和環(huán)境互作(MET)、NAM群體(NAM)、奇異分離(SDL

[課件13

 

第十四講(1211日)

QTL做圖(IV):CSSL群體的作圖,選擇性基因型分析(selective genotyping),混合分離分析(bulk segregation analysis),關(guān)聯(lián)分析(association mapping)
實習5 QTL作圖(IV):QTL IciMapping軟件的使用--CSSL群體的QTL作圖(CSL)、QTL和環(huán)境互作(MET)、NAM群體(NAM)、奇異分離(SDL)
[課件14]
 

第十五講(12月19日)

QTL做圖(V):QTL檢測功效的模擬和檢測方法的比較

實習5 QTL作圖(V):QTL IciMapping軟件的使用—QTL檢測功效的模擬和檢測方法的比較

[課件15]

 

第十六講(1225日)

QTL做圖(VI):QTL做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

實習5 QTL作圖(VI):QTL IciMapping軟件的使用—所有功能

[課件16]

 

育種模擬(與“育種專題”合并進行)

第十二章:育種模擬IQuLine育種模擬程序的應用實例,基因和環(huán)境系統(tǒng)的建立,內(nèi)容包括育種目標環(huán)境TPEtarget population of environments),復等位基因,加性-顯性-上位性基因效應,一因多效等;育種模擬II:育種方法的定義,內(nèi)容包括選育近(自)交系育種程序中自雜交到終試各個階段的世代遞進方法(系譜或混合),所選擇性狀(一個或多個),選擇比例,選擇類型(高值、中間值、低值或隨機)等

實習6 與選育自交系相關(guān)的育種方法的模擬與比較:利用QuLine育種模擬軟件定義遺傳模型和選擇方案,比較不同選擇方案間的差異

[課件育種模擬] [實習6育種模擬軟件]  [課外作業(yè)-育種模擬]

 

期末測試(2015年1月8日)

  

課程成績評定:

平時作業(yè)和實習報告(6個中任選1個)占50分,期末測驗占50分。

實習報告從6個中任選1個,內(nèi)容包括實習目的、所用數(shù)據(jù)和材料的簡單描述、結(jié)果分析和討論,結(jié)果最好用圖形或表格的形式表述出來。

 

6個供選擇的實習題目如下:

 

實習1 借助相關(guān)計算機軟件進一步認識群體遺傳學:1)隨機交配群體中基因頻率的變化;(2)遺傳資源搜集、保存和再生過程中的統(tǒng)計模型與模擬。

 

實習2 六家系世代的平均數(shù)與方差分析:利用一套六家系世代數(shù)據(jù)(真實的或模擬的)估計遺傳參數(shù),并利用計算機模擬估計模型配合的統(tǒng)計功效。

 

實習3 利用遺傳交配設(shè)計估算遺傳方差和遺傳力:利用NCI、NCIINCIII遺傳交配設(shè)計估計遺傳參數(shù)(利用田間數(shù)據(jù)或模擬數(shù)據(jù),利用SAS軟件)。

 

實習4 混合遺傳模型分析方法的使用:對一組田間數(shù)據(jù)或模擬數(shù)據(jù),利用混合遺傳模型的分析方法確定其遺傳模式。

 

實習5 QTL作圖:利用QTL IciMapping軟件了解連鎖圖譜的構(gòu)建、QTL做圖的一般過程、做圖結(jié)果分析。

 

實習6 與選育自交系相關(guān)的育種方法的模擬與比較:利用QuLine育種模擬軟件定義遺傳模型和選擇方案,比較不同選擇方案間的差異。

 

 
主要參考書
1 翟虎渠和王建康編著,2007。應用數(shù)量遺傳(第二版),中國農(nóng)業(yè)科技出版社,北京
2 王建康,李慧慧,張魯燕著,2014?;蚨ㄎ缓陀N設(shè)計。科學出版社,北京
3 Falconer, D.S., and T.F.C. Mackay. 1996. 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genetics. 4th edition. Longman, Essenx, England
4 Kearsey, M.J., and H.S. Pooni. 1996. The genetical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s. Chapman & Hall
5 Bernardo, R. 2010. Breeding for quantitative traits in plants (second edition). Stemma Press, Woodbury, Minnesota
6 Lynch, M., and B. Walsh. 1998. Genetics and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s. Sinauer Associates, Inc., Sunderland, Massachusetts
7 Hallauer, A.R., Carena M.J., and J.B. Miranda Filho. 1988. Quantitative genetics in maize breeding (second edition). Springer, New York.
8 Weir, B.S. 1996. Genetic data analysis II. Methods for discrete population genetic data. Sinauer Associates, Inc., Sunderland, Massachusetts.